很久,没有写了,就不说别的了,以后保持每天都写点吧。
还记得很久以前学过操作系统,这门课开始的时候没绝的很重要,后来慢慢的意识到了她的重要,以前学的还可以,现在在拿起书看一看,重温一下我的课程,如果你有兴趣,就一起来吧。
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是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是完成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按照功能划分,可以把硬件划分为五大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注:cpu=控制器+运算器
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利用阻止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程序。
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五大方便的功能:处理机管理(cpu),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 记住系统中当前每个作业程序的状态,这样,在需要对CPU重新进行分配时,就在候选的程序中选中。
2.指定处理机调度策略,他是在候选程序中进行挑选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3.实施CPU分配,以便让获得CPU作业的作业程序使用。
究竟哪些作业有资格来参加对cpu的竞选,这就涉及到作业管理的问题。以后的章节后详细的讲道,现在只是概述一些基本的理论。
实行多道程序设计,不免会造成僧多饭少的局面,这样就会影响系统效率的发挥。所以在有的操作系统中,实行处理机的两极调度,第一级:作业调度,第二级,才是处理机调度,处于处理机管理。
作业调度的工作如下:
1.记住提交给操作系统的作业的状态,一般存在磁盘,以及对系统资源的需求信息。
2.指定作业调度策略,在需要的时候从磁盘的候选作业中选择作业进入内存,参与对cpu的竞争。
3.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以便有效的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
存储管理其实主要是针对内存来说的。工作如下:
1.记住内存部分的使用情况,哪些已经分配,哪些为带分配。
2.指定内存的分配策略,实施内存的具体分配和回收。
3.保证内存中个独立作业程序的安全,互不侵扰。
4.解决“作业程序比内存大时”,也能正确运行的存储扩容问题。
设备管理,其实,处理处理机调度和内存储器外,都是设备管理的对象。
文件管理: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外村上,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的种类:批处理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
多道批处理
分时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策略:多道批处理+分时技术的结合
实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概念整理:
1.操作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按功能划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3.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处理机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
5.在分时和批处理集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改善系统系能,提高处理能力。
6.分时系统主要特性为: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
7.实时操作系统与分时,以及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就是高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8.若一个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并且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则是分时操作系统。
9.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大量吞吞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系统。
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cpu和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11. 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
12.如果分时操作系统时间片一定,用户越多,响应时间就越长。